在2021年未,Google宣佈在即使在Chrome上停用第三方Cookies,同時提出了FLoC作為第三方Cookies。我們亦有在早前撰文解釋FLoC的運作原理,有興趣的讀者可到下文重溫:
Google淘汰第三方Cookie,FLoC全面進場?
但在2022的第一季,Google宣佈放棄FLoC方案。雖然立意並非為惡,但Google的FLoC提案提出不久便受到各方評擊;例如Firefox母公司Mozilla的CTO,Eric Rescorla指出FLoC方案中提供的興趣群組量數以萬計,平均分算下來每個標籤的用戶數量可能只有數千,有心人反而更容易追蹤到特地用戶。此外,FLoC方案中用以指定興趣群組的個人ID更是跨網頁地統一使用同一個,用戶的資訊安全更弱。
雖然上述的問題理論上都可以改善,但在各大科技公司,包括Mozilla,Mircosoft,Amazon等都明顯表示拒絕採用FLoC方案後,Google最終決定放棄FLoC方案。
而取以代之的是名為「Topics」的新方案。
這個方案是Google根據之前在FLoC方案的試行經驗,以及採納了不同開發者的意見而提出的替代方案。
就目前Google所提供的資訊而言,Topics方案共有兩個大特色。
第一是簡單和不涉及個人資料的定位方式。
Google會以用戶當周的瀏覽歷史為用戶歸類出Topics標籤,例如瀏覽了運動梳關的網頁,就會獲得「運動」的Topics標籤。與FLoC方案不同的是興趣標籤在最初只設定了約幾百個,亦將會有計劃地限制其總量以避免過份仔細的興趣標籤會曝露用戶資料。而性別,年齡等比較敏感的個人資料將不會再被記錄。

第二是高度透明及用戶可控。
適才提及到Google會以用戶當周的瀏覽歷史為用戶歸類出Topics標籤,而一個人最多擁有3個不同的Topics標籤,並最多只保留3周。最舊的Topics標籤將被刪除。而用戶可以在Chrome的設定中確認自己的Topics標籤,並有權移除一部份,甚至全部Topics標籤。
在這個前提下,廣告商就能以不獲到用戶的個人資料的前提下,達成較為精確的廣告投放。Google亦宣佈快將推出開發者使用板以測試該方案的可行性,亦會因而調整方案的最終設定。
對方案詳情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閱覽他們的技術文檔:
https://github.com/patcg-individual-drafts/topics
雖然方案會如何發展仍是未知之數,但Google願意聽取各方的意見來改善執行方式,也算是一個對個人私隱保障正面的良性發展。